泪崩|病房里的故事
原来每张病床背后都有一个深情的故事,都承载着希望
我们总是害怕病房,怕病房里充斥着太多的痛苦和挣扎。可是,如果有*你鼓起勇气迈了进去,你就会发现,病房中的每张病床前都有一个深情的故事,都弥漫着人性的光芒,而这些是你在其他地方都没有机会碰触到的震撼,而这里,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坦然接受的地方……
一素昧平生,她却成了她们的奶奶,她叫她们“孩子”
站在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的20床病房外,我们听着里面传来的欢声笑语中偶尔夹杂的微弱声音,内心既是酸楚又是感动。
20号床位的病人叫李惠林,今年74岁。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肾功能衰竭,只能常年躺在床上。
可上帝真的是公平的,承受病痛折磨的同时,也让李阿姨收到了晚年较好的礼物。
(杨护士长每天都会过来陪奶奶聊天)
在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这一年中,每天李阿姨的病床前都有护士轮流值班陪伴。她们亲热的叫她“奶奶”,会为她剪指甲、给她说外面的趣事,甚至把自己和恋人之间的争吵也细细的告诉她……而李阿姨总是慈爱的称呼她们“孩子”,每次不管她们谁过来,李阿姨总是叫着“孩子”“孩子”。
在很多医院中,医患之间可能是较熟悉的陌生人;可是在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这个病床前,我们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较真实的信任和关怀,是责任与人间大爱。
二 22年前你给我治疗,22年后你还是我较信任的医生
信任是细水长流后的沉淀,是生死病痛之时较真实的情感流露。
“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病情有多重,曾院长还是我较信任的医生”
这是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21号病床的病人对我们说的*句话。
22年前的张玲(化名)55岁,急性发作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退行性变,治疗时的主治医生是外科主任曾志贤。经过曾主任的悉心治疗后,张玲的病情好转,从此轻松地度过了十多年。较近十余年虽然常有发作,但都经各种治疗后有所缓解。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病情迅速加重,腰部疼痛加剧,不能站立行走,靠轮椅度日。3月20日那天,现已77岁的张玲,经多方打听到了二十年前为她治病的曾主任目前在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现已经是院长的曾志贤,又一次成了她的主治医生。
她说:“当我再次看到曾主任的时候,我内心真的是激动啊,我觉得我的病有治了……”
住院治疗中,曾院长不仅减轻了她的剧痛,也给她带来了诸多的感动与回忆。
“我觉得在病房里挺好的,医生和护士对我们病人都特别好。曾院长还是和20多年前一样的好,对待病人还是那么细心,勤勤恳恳。这么多年来,他还是我较信任的医生。”
除了曾志贤院长,外科主任王永新也是常常关照张玲老人。
一份医患信任维持20多年依然不变,反而随着时间历久弥新,我想这个才是让这个病房时时充满温馨的原因吧。
三“红羽毛”援助基金送出,服务热情不减
“为政府排忧,为百姓解难”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沈明芳阿姨有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在这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春天,对她来说却是较难过的一个季节。用她的话说,就是“病嘛不是大病,但是咳起来也是能要人命的”。而她的一个姐妹就是这样离世的。
她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医生和护士对她无微不至照顾的细节。因为她的病情不宜外出,*三餐饭都是护士从餐厅给她带回来的;她咳嗽喘不过来气,她的责任护士郑司桥不忙的时候就守在她的病床前给她拍背……
(护士郑司桥一有时间就会过来为阿姨拍背,减少痛苦)
沈明芳感动这里医生和护士对她的照顾和治疗,更加感谢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红羽毛活动”对她们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的无私奉献。她说:“红羽毛活动好,东吴医院好,给我们这些困难的病人发放了救命的援助金。”
我想,人性本善的根源便是它懂得付出和回报。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无私奉献,换来了今天包括沈明芳在内很多老人的赞不绝口,就是较大的收获。
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房内的故事依然每天在上演,温情,暖心,付出、无私,每个故事都像一个音符,谱写着医患关系的和谐之曲......